广东财经大学青禾惠夏实践团:青禾载红传薪火,惠夏滋心育新苗
为了积极响应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广东财经大学青禾惠夏实践团于2025年7月17至27日在大亚湾区龙光社区展开了为期11天的“成长中的快乐陪伴”主题实践活动。
跨校协同聚合力,专业互补显优势
图 1 暑期第二课堂开营仪式
实践团成员由广东财经大学和广州华商学院两校联合组成,成员涵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等多个专业。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两所高校学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形成优势互补,让课程设计兼具专业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学科资源与教学理念在本次实践活动中碰撞融合产生了不一样的火花。两所高校的理学与教育学专业形成优势互补,让课程设计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从“学”红色历史到“传”红色信仰
图 2 实践团成员参观学习东江纵队纪念馆以及叶挺将军纪念园
“青禾载红传薪火”是实践团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使命之一。在7月18日至19日,团队在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专程走进当地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和叶挺将军纪念园,探寻革命先辈们的红色革命足迹。实践团率先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沉浸式参观学习,深入感悟红色历史的厚重底蕴,深刻领会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团队以所学所悟为依托,在第二课堂中创新开设了红色文化知识课堂,向小朋友们生动讲述先辈们的革命故事,细致地为他们讲解红色基因的时代密码。让孩子们在《囚歌》的朗诵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在红色手工创作中体悟家国责任,将一颗颗爱国爱党的种子悄悄在他们心里扎根。
多彩活动伴成长
图 3 部分课堂成果展示
团队在本次暑期第二课堂的安排中,每天采用“上午作业辅导+下午多元课堂”的模式,让陪伴与成长与陪伴紧密衔接。上午的作业辅导时间里,队员们始终包容耐心地帮助陪伴孩子们解决攻破难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鼓励他们敢于试错,在轻松的氛围里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方向。
下午的多元课堂更显跨校协作的匠心。:毛笔课和漆扇课融合了两校的文化教育资源,向孩子们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它们蕴含的文化内涵。;环保手工课和科学实验课则注重锻炼孩子们小朋友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知识不再停留在文字层面课本,而是融入感知与立体认知中去深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未成年保护法课堂则凝聚了两校社科领域的知识层面,向孩子们传播法律知识,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为他们的成长护航。
在这短短11天的陪伴里,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教学相长,以友相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为龙光社区的孩子们注入了温暖的印记,更让实践团的成员们在真心付出过程中深刻真切地体会到将自我个体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的成就感的实现。最后在离别之际,无需过多言说,所有的感慨都已沉淀于心,大家一起约定: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