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数理思维,开启不负韶华的未来——统计与数学学院举行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来源:统计与数学学院网站发布时间:2020-07-07

落英缤纷,回首四年奋斗的朝朝暮暮;骊歌轻响,唱出七月送别的依依不舍。74日,统计与数学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广州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近300名本科毕业生和5名硕士毕业生荣受学位。校长于海峰教授、学院党委书记王伟、副院长黄辉教授、副院长陈蔼祥研究员、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恩华、刘玉记教授、李志强副教授、陈建超副教授、陈光辉副教授作为主礼教师出席毕业典礼。副院长陈蔼祥、副院长黄辉分别主持第一场和第二场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



伴随着学生的热烈欢呼,主礼教师依次步入典礼会场。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于海峰校长宣读了《关于授予2020届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以及《关于同意2020届研究生毕业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学院党委书记王伟致辞。王伟指出,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曾经憧憬2020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原本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现在都变得奢侈珍贵,能吃上一口不怎么可口的饭堂饭菜、能睡上一晚宿舍的硬板床、能跟同学逛上一圈熟悉的校园、能看上一天图书馆的书。突然发现,曾经被同学们吐嘈的广财,内心深处却是满满的怀念,校园里的点点滴滴,都是显得倍加珍贵。学校在疫情防控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毅然让全体毕业生返校,现场举办2020年毕业典礼,给了我们毕业生一份重重的厚礼,我们毕业不再是静悄悄,我们的大学生涯终于圆满。

王伟强调,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智和韧性,新冠肺炎疫情是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课,虽然我们并不喜欢这最后一课的形式,但却是非常深刻的一课,这一课让我们明白,世界并不太平,我们需要学会适应;这一课让我们对人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的思考更加深刻;这一课让我们知道自己在面临困境时该有的态度和行动,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一课也让我们看清了世界不同制度下优劣,更加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涵义。

王伟还与毕业生们一起回顾了他们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2020届的学生,一起见证了学院体育水平走向强大,见证了学院科技竞赛实现飞跃,见证了学院文化的整体性构建,见证了学院考研升学稳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伴随着学院发展而不断成长。

王伟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数学、统计基础学科从幕后推向前台,从基础走向应用,他寄望毕业生用数理思维,开启不负韶华的未来,并提出四点期望:一是要确立“砥砺前行”的人生信念。信念是奋斗的陀螺仪,正因为有信念,奋斗之行才不会停止,同学们要谨记“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使顺境逆境都成为自己的人生财富。二是要确立“志存高远”的人生追求。心有远方,方能风雨兼程,志存高远,才能在现实的“洪流”中保持一份清醒,秉承“正心诚意、求真向善”的广财精神,怀揣“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练就“硬核”本领。三是要确立“勇于担当”的人生境界。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需要统计专业、数学专业的人才,这是统数人的时代担当,同学们应当扛起这个重担。四是要确立“终身学习”的人生理念。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更加丰富、更加漫长、更高层次学习的开始。数字经济时代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更快,同学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在学习中实现知识更新,在学习中创新思维,在学习中提升品位。



在学位授予的环节上,副院长陈蔼祥、副院长黄辉分别宣读了被授予学位的学生名单。学院党委书记王伟逐一为毕业生拨穗,并为他们授予学位证书,毕业生也纷纷鞠躬以表感谢,并和王伟书记合影留念。典礼现场气氛高涨,掌声欢笑此起彼伏。

 

在明快的校歌声中,统计与数学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圆满结束。学院主礼教师、行政人员与全体2020届毕业生一同前往图书馆合影留念,为毕业典礼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奋进,奋进,为广财之崛起!奋进,奋进,为中华之辉煌!” 祝愿统计与数学学院全体2020届毕业生在未来的日子里,奏响自己人生乐章,谱写自己的青春凯歌!愿大家乘风破浪,前程似锦,所归之期,依旧少年!

供稿:统计与数学学院王玉寒